春节前后,安仁县文学艺术界的朋友们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家乡过年,因为我是文联主席的关系,使得我有机会见识了艺术界的那些人,那些事,从而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了安仁这块艺术热土上的艺术之魂所在。在我陪同谭旭东教授回乡那些时日,我感受到一个德艺双馨的大师风范和一个文学大师的家乡情怀。
快过年了,住在郴州谭涛峰大哥给我打来电话,问我知不知道谭旭东先生要回家的事,我忙不迭地打听旭东先生回家的日子。虽然我跟旭东先生通过几次电话,人却没有谋面。电话打到北京,旭东先生的声音依然很有磁性,属于魅力男人的那种类型。
元月12日,我们盼到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文学大师——谭旭东先生。旭东先生中等个子,标准的“国”字脸,方方正正的,脸上胡须刮得干干净净,一看就是一个对待生活很严谨的人;谈吐轻言细语,思维缜密,修为很深,而眉宇间却又透露出遮不住的睿智——这是谭旭东先生给我的第一印象。
吃完中饭,我们要留他在城里住一个晚上,他婉言谢绝了,说:“回家了,还是多陪陪老父亲!”我们只好把他送到平背的朴塘老家。回到家里,乡亲们都来看望他,乡里的书记、乡长也来了,热热闹闹的屋子里挤满了人。待到乡亲们散去,他围着木炭火陪着父亲聊天,静静地听着父亲的唠嗑。在家里的老二盖了新房子,安排他睡老二家的新铺,他没有去,而是陪着父亲睡在老土屋里,和老父亲睡在老父亲的那张老床上,讲了一夜的家常话。
第二天,他起了床,又到村里转乎,他发现村子里像城里一样干净,比原来生活的村庄整洁多了,乡亲们新盖的房子也多了、高了、漂亮了……
平背乡政府是刚刚搬迁到朴塘来的,高大的房子显示出几分威严。院子里修葺一新,像花园一样。谭旭东先生信步走进了乡政府院内,一是为了答谢乡长书记,二是来看看新建的乡政府。踏进院子,给他的感觉是焕然一新:窗明几净,一切井然。虽是临近年关,但乡里的同志们依然在忙碌、操劳……
第三天,我们驱车赶到朴塘,他淡淡地跟我说:“村子变了!乡里的干部也变了!”我知道,这次回家旭东先生有了新的收获。
我们接他回县城,准备和文友们聊聊。在回城的路上,与早就约好的从郴州赶过来的谭涛峰大哥在灵官相遇了。谭涛峰大哥跟旭东是忘年之交,涛峰哥是资深记者,写作快手,德高望重;旭东是大学教授、文学大师,大家风范。两人一见面如同老兄小弟,没有那些俗套礼节,却很像是神交已久的故知。也许是因为文学的缘故吧!
车子快速的行驶,一晃过了灵官工业园区,同行的何书典副部长介绍说:“灵官工业园区是我县最早的一个园区,主要是冶炼加工业。现在,县里工业园区建设是日新月异,一江两岸,一园三区的格局已具雏形……”
“嘎”的一声,车子已经停下来了,到了清溪片区。
外面北风凛冽,天空中飘着细雨,还不时的夹着雪花。 “过去,这里是一片荒山野岭,只长着一些杂柴杂草。”书典部长接着当起了解说员,“这是中联国际,食用菌精深加工;那里是广州温氏集团,牲猪养殖。”马路对面,是香港冠辉服装加工园。我们冒着雨,穿过马路,走进冠辉园区。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平坦的草坪,上面栽种上了树木和花草。园区内高大宽敞的生产车间已经竣工,楼顶上还挂着招工的横幅标语;漂亮的员工宿舍楼也已经封了顶,正在装修。我们边走边看边聊,旭东先生不时地点点头。
继续往县城里行驶。旭东先生问起了他的一些同学朋友的事情,提起了我县的作家谭湘豫先生,我便赶快拨打谭湘豫的手机,电话那头的湘豫听说旭东回来了,声音都有点激动,说:“你们在那里?我马上来!马上来!”
车子把我们带到了县城工业园区,园区的发展架势,引起我们的文学大师的兴趣,时不时地问这问那,说:“这是干事的政府!”。看完了工业园区,我们又驱车前往军山片区。一路上标准化厂房、衡茶吉铁路、安仁火车站、三一重工等等醒目的字眼深深地吸引了大师,站在三一重工的规划标示牌前,他看了很久。思考了半晌,大师说:“不简单!大手笔!家乡大有希望!我该为家乡做点什么呢?”。我们都没有做声,因为我们知道先生被感动了。回到宾馆,先生对我说了句:“写吧,为家乡的变化,为家乡的未来,我必须写下回家的所见所闻。”我们相信同时更加期待先生用他的睿智、用他的见识和才学,用他的那支获得文学大奖的笔写出家乡的美丽和风采!
“细雨绵绵润新城,轻风柔柔听乡音;梦里依稀永乐水,平生幸做安仁人。”在餐桌上,面对书记县长的热忱和真情,旭东先生口占一绝,略略显示了大师的才情。
再后来,我们在一起谈文学,谈他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作品与经历,他很淡定,也很从容。我陪着他一起走进母校——安仁一中,面对恩师和母校,他又是那样的谦逊和乖巧。我惴惴地向他提出,要他在春分节的时候再回家,给我们的文学爱好者讲文学,给母校的学弟学妹们讲理想、讲成长、讲励志。他乐呼呼的,满口答应着说:“应该,应该!一定,一定!”
在他离开家乡回北京的路上,在长沙登机前,还给我发来短信:“我已到长沙机场,勿念!深谢您们的照料与厚爱!”在除夕夜,正月初二出行日,元宵佳节,先生都没有忘记给家乡的朋友们发来祝福的短信。
这就是我们的旭东先生,我们的文学大师!这就是我们文学大师的家乡情怀。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琼林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