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江上游,有一处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黑褐色的崖壁上,除了密密麻麻的洞穴和自崖顶垂下的几根藤蔓外,其他几乎没有任何装饰。洞穴根据高低分布,分别住满了岩鹰、云雀和蝙蝠。它们或雄视长空、或追逐高天、或嬉戏河谷,不管晨昏、不管晴雨,一直以来就这么和谐的处着。
每当夜幕降临,峭壁的半腰上总会有一处发出橘黄的光芒,远远看去,有如一盏灯笼挂在那里。
峭壁的下面就是永乐江。永乐江本是一条非常温顺的河,就如一辈辈驻扎在它岸边的人一样,一直不愠不恼。自发源地流经此地时,它遇上了崇山阻扰。坚韧的乐水只好凭借自己的万般柔情不舍昼夜的打磨着那重重高山。
一日,采药至此的神农氏,口渴至极,下到谷底找水喝。水入口中,竟有涩涩的苦味、咸味。找来河神探问,方知原来是乐水长年打磨的汗水、泪水所致。神农忙召集随从,与当地百姓一道,帮助乐水把河流挖通。但因为落差太大,河流在此处变得异常湍急。遇上大水时,有如虎啸猿啼,声震环宇。咆哮飞溅的浪花上有不少鸟雀上飞下窜,方圆百姓闻之无不胆战心惊。不少伐木放排者,在此木折排散人亡。此处成了乐水永远的痛。
一个春日,神农又一次带领甲庆等人来到崖顶采药。此时替他尝百草的獐狮狗已经死了,他只好亲尝百草。不想一尝竟然尝到断肠草!不一会,神农便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待甲庆找来九龙庵茶护住神农心脉时,天色已经漆黑。要想走山路把他送出大山进行救治,肯定来不及了。众人只好抓住藤蔓沿峭壁而下。
河谷里更是伸手不见五指。咆哮的水声、哀嚎的兽叫、盘旋的雄鹰以及不断挤压而来的黑暗,无不把大伙的心揪得死死的。好不容易扎好的木筏,一落水就被冲到百丈之外了。正在大伙无计可施之际,峭壁的半山腰上突然亮起了一盏橘黄的灯笼!灯光把河谷照得通亮。河里的水不再咆哮,林子里的野兽不再哀嚎,天空的雄鹰不再盘旋。河谷,除了捆扎木筏、搬运神农和众人的抽泣声,四周一片死寂。
人们感激的回望一眼半壁上的灯笼,然后快速的载着神农下乐水、入洣江,赴茶乡,寻异人。木筏早已转过几道弯,穿过几重山,灯光却一直还在照耀着。筏行处,无不一片光明!
后来神农虽然还是不治身亡,但永乐江上游峭壁上的那盏灯笼却是从古亮到了今。人民把此地称作“灯笼挂壁”。一代一代的山民在它的照耀下,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段邦琼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