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龙海、承坪一带流传着一句“江口聋子卖摇窝——该死哒,要死哒!”的口头禅,或是叫歇后语。
江口聋子,有人说是一个姓江的游商,耳朵有点背;有人说是龙海山塘村人;也有人说是承坪江口洲一带的人;还有人说这个人说话口无遮拦,像江水滔滔而出,所以得名。江口聋子究竟何方人氏?也无须仔细考证,反正历史上有这么个人。摇窝,又叫摇篮,是婴儿休息睡觉的地方。摇窝是用竹篾编织而成,形状像个四周有围栏的床,下面两个竹筒作滚筒,或叫辘轳。大人或小朋友摇呀摇呀,婴儿就不知不觉睡着了。
话说有一天,江口聋子挑一担摇窝到龙海芙蓉一带叫卖。恰巧有户人家添了甲徕即,想卖摇窝。一听有人挑摇窝上门叫卖,一看是江口聋子,赶紧出来喊:“江口聋子,跟你卖甲摇窝啦!”江口聋子赶紧答应,放下担子,解开缆绳,让人挑选。当时正值响午时分,人们都做完农活,准备吃晌饭,就不若而同地围拢过来看。过去卖摇窝,生意谈成后,卖摇窝的人要说好话,出断引,要说什么“长命富贵”“高中状元”,甚至会说“养猪仔咯样”等等祝福语。
主人七选八选,左看右看,终于选定了摇窝,江口聋子也慎重其事地出好了断引,说了一摇窝好话,说得主人家心里乐开了花,忙叫女主人招待一下江口聋子。乡下人,人情味浓,吃酒吃饭是常事。又正巧碰到吃晌午饭时候,拖拖扯扯把江口聋子请上了席。主人家先到罐子里掺了满满一碗糟酒,里面还卧着三个煮熟的圆鸡蛋。吃完了糟酒,炒好了几个菜叫他吃饭。江口聋子虽然经常到外面吃饭,但很少碰到今天这位主人这么热情,这么客气。江口聋子也不自觉地讲起客气来,嘴里不停地说:“该死哒!要死哒!不好意思,咯样讲客气……”此时江口聋子说的“该死哒”和“要死哒”本意并不是跟“死”有关,而是认为主人这么客气,收了你的摇窝钱,又是吃酒,又是吃饭,实在不敢当,受之有愧,不好意思领受。本来是做成了的一桩生意,是一场好事和喜事,是要多说吉祥话的,没成想一碗酒下肚,江口聋子嘴里却“啪啪啪”说出这么些不干不净不吉利的话。主人家的脸都黑了。等江口聋子酒足饭饱,主人家摇窝也不卖了,只说不想卖了,等细把戏长大了一些再说。江口聋子百思不得其解,在路上边走边想,边想边走,默烂脑筋才醒悟,怪自己嘴巴没上锁,胡乱说话,弄得里外不是人。这以后,四里八乡的人都晓得“江口聋子卖摇窝——该死哒!要死哒!”的歇口语笑话了,一直流传至今。
现如今,下乡卖摇窝的游商少了,摇窝被客客气气的豪华摇篮所代替。偶尔也会在一些农村篾货摊子上看到它,但不多见。摇窝,已成为老一辈人一种久远的思念。江口聋子卖摇窝的事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来源:县房产局
作者:李成秋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