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经典的旋律,悦耳的腔调,一场《刘海砍焦》的花鼓戏正在精彩上演,舞台上戏角唱腔婉转,动作行云流水,台下观众欢呼喝彩,感叹果然“一出好戏”,这是安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落实文化惠民政策,丰富群众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开展的“湖南公共文化进村入户,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截止10月份,共开展送戏入村127场,其中带帐篷送戏35场,真正让接地气的“文化惠民工程”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暖心工程”, 安仁县花鼓戏剧团也被群众称之为“帐篷剧团”。下面让我们一同跟随镜头走进安仁县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台前幕后,感受他们一天的生活。
一大早,安仁县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工作人员,早早来到市场,精心挑选今天下乡演出所需的伙食,同时,其他演职人员也正在清点演出所需的乐器、道具和生活用品,并整理好自己行囊和帐篷,做好出发准备。
同志们,我们今天演出的地方是我们安仁县最偏远的山区,车程将近两个小时,请大家系好安全带,注意安全。
一路上,演员们唱着花鼓戏腔调 ,车内欢歌笑语,其乐融融,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流露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相聚在这个大家庭中所带来的满满幸福感。
搭建舞台是每一次演出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展开车顶,打好固定架,拧紧螺丝,撑开台面,卸下衣柜、乐器柜、演出道具,接好电源,调好灯光和音响,他们合理分工,忙碌而不混乱,每个人干劲十足。空闲时间,演奏人员摆好乐器,熟悉曲谱,年轻的演员也在开演前练习台步和动作,一板一眼,认真入戏。
后勤生活保障组在舞台旁边搭建起一个临时厨房,洗菜、切菜、相互配合,有条不紊的进行烹饪过程,整个场景充满了温馨和团结的氛围。
午饭后,演员们为赶到中午两点的演出时间,正抓紧打粉底、画眼影、涂口红,搽腮红、画眼线等,根据演出的角色和要求,着装适当头饰、衣服和戏曲鞋,以达到最佳的舞台效果。
锣鼓响,丝弦起,一场经典的花鼓戏唱腔拉开序幕,村民们迅速聚集了起来,演员们在台上轮番上演,身着华丽的戏服,戴着精美的头饰,画着精致的妆容,在舞台上载歌载舞,用精湛的演技演绎着一个个生动的角色,将观众带入一个个令人陶醉的故事中。
花鼓戏演奏人员在舞台下呈现精美的旋律,他们配合默契,通过琴,笛,弦,锣鼓等乐器将花鼓戏的艺术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
演出结束后,演员们相互配合,整理服装、乐器、演出道具,清理舞台布置,将舞台恢复到原始状态,以便下一次演出的需要。
夜幕降临,演出即将开始,所有人员紧张做着最后的准备,架好乐器,调试灯光和音响,演员们借助柔和的灯光,耐心的用各种化妆品在脸上细细描绘角色的特征,确保妆容完美无缺。
晚上演出一开始,随着音乐旋律响起,迅速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观看,舞台上的灯光和音乐也非常配合,营造出了浓郁的氛围,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服。画着精致的妆容,以细腻的表演,将人物的情节呈现生动逼真和活灵活现,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魅力,也展现了花鼓戏剧团的精湛技艺和专业水准。
在今天的演出活动中,安仁县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演职人员不仅带来了精彩的艺术表演,也带去了深深的祝福和关爱,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花鼓戏这种传统文化将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来源:县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
编辑:刘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