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的全民国防教育
2024-09-09 16:45:09 字号:

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的全民国防教育

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的全民国防教育

邹清宇

摘要:在世情国情军情民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势在必行。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沿着中国特色强军之路阔步前进,深度融合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国防观,是强力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主战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呈现多方位全覆盖趋势,更加凸显为战育人的鲜明导向,应大力加强政治建军,始终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筑牢爱党爱国强军兴军思想根基。全面深化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推动全民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全民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

关键词:习近平强军思想|全民国防教育|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新时代强国强军伟业,提出了一系列强军指导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全民国防教育不断向纵深阶段发展。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引领下不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越来越成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关键一招。

一、强军目标的确立把国防教育提升到新高度

“强军梦”是新时代人民军队的崇高目标与光荣使命,同时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支撑。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擘画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蓝图。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就要为实现强军梦、实现强军目标而鼎力奋进。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2027年将迎来建军一百周年,人民军队将实现建军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核心是强军目标,国防建设的战略基础在强军目标。强军目标的确立把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向新境界,将国防教育上升到全民层次的新高度。

第一,实现民族复兴要求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民族创造过辉煌,懂得复兴的意义;中华民族经历过苦难,对复兴有深切渴望。中国梦、强国梦、强军梦本质上是统一的。强国与强军之梦不圆,中国梦也难圆。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工程,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抓手,是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举措。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引导全体人民为国家长治久安、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为家国梦圆注入更多确定性力量。

第二,维护国家利益需要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与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国家是由人民(居民)、领土和政权等基本要素组成的政治共同体。当任何一个要素遭遇危险或受到威胁,国家安全也相应受到威胁。在现代国家安全体系中,人民安全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安全。贫弱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规律和教训。维护国家利益,首先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国家安全只能由人民和人民军队争取得来,而不是向谁乞求得来;还要清醒认识到,国家利益牵引国家安全包括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其在不同领域广泛延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领土、领海和领空,而是向更深更远的海洋、太空乃至无影无形的信息空间拓展。人心就是力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打造军事力量的强大后盾,全民国防教育要深化,国防教育观念要更新,还要进一步统筹民政、民心、民意。

第三,应对复杂严峻形式必须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深化全民国防教育”,表述的变化映射出对世界发展大势的科学洞彻,蕴含着应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等存在的世界不确定性因素的深远考量。人类社会进入新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冠肺炎疫情长期性作用,疫后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态势明显上升,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加速演变,全球性问题加剧,逆全球化浪潮兴起,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对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带来风险和挑战。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且武备之要务,当以强心为先。面对世界、时代和历史的大巨变,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的工作任务。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必须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重视忧患意识的培育,提高战争危机的警示,切实克服和平麻痹的思想。唯有识变应变求变,不断创新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工作,赋予全民国防教育时代感和感召力,才能让国防意识在全民心中落地生根,为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风险提供充沛顽强的使命精神与责任担当。

二、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深度融合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国防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思考把握政治与军事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新时代认识把握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提供了锐利武器。习近平强军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审视当代中国军事问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国防观武装全民国防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国防建设应着重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在他们看来,国防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质投入问题,其巩固和加强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全体国民对国防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身体力行的支持。“军队的全部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与之有关的胜负,取决于物质的条件。”而这个物质的条件,就是人民的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看到了人民在战争中作为客观实体的主观能动性。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认识到人民实现自由的真正支柱是人民武装尤其是思想武装;二战期间,斯大林强调全民国防、全民参战的重要性,通过人民武装予法西斯主义以重创。激发民众意识,强化国防观念,进行武装动员,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防战备战以及实际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影响世界势力导向和历史发展潮流。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全民国防教育理念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在世情国情军情民情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是立足于新时代强军兴军实践产生的思想和理论结晶。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敢打仗,打胜仗”的新型人民军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与强调军事辩证法和系列思维方法,创新了军队体制改革、建立新型人民军队的组织机构和方案。深化全民国防教育,是强军打赢的科学方法论,习近平强军思想活的灵魂,在实践中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军事观。

三、军民融合发展的强力推进为全民国防教育牵线搭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对于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军队来说,人民就是其根本和源泉,是其背后最坚实的靠山。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为人民。军民融合现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制胜密码,是“百年强军为打赢”的根本大计,是推动我党我军我国高质量发展、赢得战略主动和历史主动的强大引擎。

军民融合发展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领域多,要素全,范围广。拥军优属与拥政爱民,军地合力与军民同心整体关联,脉脉相通。依靠地方和人民的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求侧与各地履行国防建设领域职责的供给侧“链路”畅通对接,从而促成国防动员潜力转化为胜战实力的基础更加坚实,军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的底气更加充足。“当兵后悔一阵子,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好男儿,当兵去”,这些激昂的话语和口号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奏起双拥与征兵的和谐交响,就应当让“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观念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提高国防安全意识,能够随时准备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和突发军事斗争自觉贡献力量。有了全民国防教育的加持,人民军队骨气、志气、底气与灵魂血性大补,可以更加自觉地在大局下行动,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作用,不断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新形势下,必须不断完善和落实军民共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等政策制度,不断深化全民国防教育,不断谱写军民鱼水情的时代新篇。

四、强化党领导下的多方位全覆盖的全民国防教育必须筑牢爱党爱国强军兴军思想根基

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的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之路,是党、政、军、群紧密联动之路,是权威性与群众性相统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协同性聚力之路。强化中国强军之路上的意识形态防线,务必强力推进党领导下的全民国防教育全方位多领域全覆盖,务必筑牢爱党爱国强军兴军思想根基,务必增强全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务必筑起军政军民大团结的钢铁长城。深化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必须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枪杆子永远听党指挥,有效落实确保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全民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推动全民国防教育高质量发展。

军旗跟着党旗走,党旗引领军旗红。爱党爱国强军兴军思想根基在党,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2014年10月,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对强军兴军作出新的政治擘画,明确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坚持党对军队的领导,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信任,并且持续提升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征程中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人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在加强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同时,深化对全民国防教育的绝对领导,既坚持了建党建军的传统,又有了新的突破。这个新的突破,一方面来源于全体人民的广泛参与,一方面来源于爱党爱国强军兴军思想根基的筑建。中国共产党奋斗百年以来,在中国革命中形成的战胜敌人的历史经验和三大法宝之一就有统一战线。在全国动员统一战线与广大人民群众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使全民共同体悟:“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大国自信心;“全民国防,人人有责”,自觉履行国防责任;“岁月静好,忘战必危”,强化忧患意识,树牢国防观念。强军必强精神,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强军思想旗帜,筑牢爱党爱国强军兴军思想根基,汇聚社会各界正能量,全面建设有血有肉的“活中国”。

五、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更加凸显为战育人鲜明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军院校长集训开班式上提出坚持为战育人。这不仅是对军事院校办学治校、人才精准培育所做出的重要指示,更是对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部署。强军之道,要在得人,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更加凸显为战育人的鲜明导向。导向就是旗帜,旗帜指引向何处,人民军队建设就向何方进发。在革命年代的战火硝烟中,一批接一批的指战员把实战经验及军事理论传授给学员,完成了向前方输送军事战略人才的光荣使命。金恩祥少将指出,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导下的人民军队更上一层楼,百年强军为打赢,训练在平时,打赢在战时。今天,摆在全民面前更多的是看不见的千军万马,意味着必须要以超前的意识,高瞻远瞩、放眼未来,对未来战场形势先觉先知,不断适应世界军事竞争新动态。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国防教育欣逢改革重塑的“又一春”,军队院校锻造大批懂联合、晓实战、会打仗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诸多高校创新国防教习,厚植家国情怀,大兴研战教战学战之风;各地大中小学校提高政治站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培塑民族精神的基础工程,增强青少年学生国防观念,打造全民国防教育的新品牌。

我们的党是人民的党,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伟大的党和人民军队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之下,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阔,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成绩斐然,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汇聚起磅礴伟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深化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持续激发全体人民对国防事业的关心支持,为持久和平和人民安定幸福生活提供坚定保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国梦、强军梦鼎力前进。

来源:《中国军转民》杂志

编辑:陈跃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