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灵官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广泛听民声、察民情。通过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0余条,精准发力,已推动解决山塘修理、渠道清淤、山林纠纷等民生实事30余件,有效保障了群众切身利益。
今年春耕时节,用水问题成为灵官镇月塘村、古铛村村民的揪心事。4月12日,两村反映农田灌溉缺水,山塘、水库蓄水不足,部分田块早稻生产受阻,亟需协调青山垅水库开闸放水,保障春耕灌溉用水。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灵官镇党委政府迅速行动,立即与青山垅水库管理方沟通协商,最终确定于4月17日18时开闸送水。
水源有了保障,渠道畅通是关键。古铛村闻令而动,率先组织人员对灌溉渠道进行清淤疏通。次日,当青山垅水库的汩汩清流奔涌而至,顺利抵达田间地头和山塘,困扰村民的春耕用水难题迎刃而解,为抢抓农时提供了坚实保障。
灵官镇古铛村党总支书记 张小平:我们及时上报灵官镇政府,争取了资金30万,完成了10多公里渠道的清淤工作,并硬化了600多米未接通的渠道。现在水塘有水,渠道也通水,能够保证下游400亩双季稻及800亩烟田顺利灌溉。
灵官镇古铛村张古组村民 张立仁:我在我本组租了90亩地,种植了双季稻。去年干旱受了损,那个渠道没修通。今年修通了,(现在)已经插完了晚稻,水的问题应该是解决了。
灵官镇月塘村党总支书记 谭石珠:月塘村是一个干旱死角,我们这里的水田灌溉都是靠青山垅的水来灌溉,但是每年山上开发(导致)那个淤泥都到水渠里来了。在放水之前,我们组织了30多人,还有两台挖机进行了清淤,搞完之后对我们的903亩田还是做到了旱涝保收。
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是保障农业生产的长久之计。6月5日,荷树村村民反映庙边塘破损漏水后,村干部反应迅速,当晚便赶赴现场查勘险情并上报镇政府。
镇村两级干部高度重视,次日便会同村民核实情况、商定方案,随即组织施工。目前,庙边塘的维修工程已圆满完成。该项目投入维修资金4万余元,解决了23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惠及周边220余名村民。
灵官镇荷树村党支部书记 李朱则:建好后,老百姓大部分(都)欢喜,因为这里全部(种的是)是烤烟,(还)要种双季稻,弄完烤烟马上就要种田了。
灵官镇副镇长 周志鹏:下一步,灵官镇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刘珍英 陈俊宏
编辑:李凯欣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