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渡口乡党员干部主动开门听民意,把群众“急难愁盼”清单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幸福账单”。短短几个月,21件民生难题全部解决,用实干交出了作风建设的优异答卷。
渡口乡渡口村15岁的陈世杰,经历让人揪心。父母离异,自2岁起便由亲戚王世鸿夫妇抚养。原生家庭破碎与长期校园霸凌,让他变得厌学、叛逆。去年年初,王世鸿夫妇带他去广东务工,但不到两个月,因陈世杰多次深夜外出难以管教,担心监护失责,只得把他送回生父陈庆生处。没想到,父亲不仅不履行监护责任,反而多次把他赶出家门,拒绝提供生活所需。母亲刘艳萍短暂收留一个月后,也把他送了回去。陈世杰像皮球一样被推来推去,长期缺乏有效监护,一度陷入被遗弃的困境,甚至流落街头,产生轻生念头。危急时刻,是当地乡、村组织、学校及司法部门及时伸出了援手。
渡口乡渡口村村民 陈世杰:通过政府和村里面的帮助,我现在在村里面居住了下来。这里面的人非常热情,脸上都挂着笑容,阿姨做的饭也很好吃,生活比较惬意。
如今住在乡政府安排的住所,陈世杰常常去村委会借书充实自己,闲暇时就去后院菜园看看,或者帮食堂阿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曾经漂泊无依的少年,在这里找到了久违的安稳与温暖。更令人欣慰的是,这份安稳让他对未来重新燃起了希望——今年秋天,他将走进沪东中华造船集团高级技工学校,学一门安身立命的手艺,稳稳地走好未来的路。
渡口乡党委书记 颜桑:陈世杰这种情况还是很少见的,我们针对他的情况,积极地跟他联系学校,让他能够免费地读五年的书,而且还包推荐工作,这对他个人的未来的一个改变和他家庭的一个改变,都起到很好的一个作用。作为乡镇干部来讲,我们觉得能够做这样的事,是非常有意义的。
除了助学圆梦,民生痛点同样在加速化解。2024年以来,渡口乡依托村级涉农项目社会评议机制,将群众反映强烈的沟渠淤塞、涵洞排水难等工程纳入优先整治清单。以过家村西街组为例,原有涵洞因设计缺陷常年积水,雨季淹没农田甚至倒灌民房。为此,乡政府统筹资金启动改造工程,通过扩宽排水断面、铺设双排涵管、清理淤泥杂草,大大提升了排水效率。全乡类似的水利工程已完工5处,惠及农田1500余亩。
渡口乡过家村西街组村民 过新生:现在这里修好了,清淤也清好了,现在下雨涨水又没有问题了,田里的水可以流得干干净净,我们这块的老百姓都觉得政府这个事办得好。
渡口乡始终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摆在首位,用心办好百姓的“微心愿”。从深夜抢险护塘坝、冒雨疏通保农田,到助学纾困圆梦想、引水入户润民心,再到助销农产品促增收,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渡口乡瞄准群众身边事、揪心事精准发力的生动写照。
渡口乡党委书记 颜桑:找准群众的“微心愿”,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把满足群众的“微心愿”和打通“最后一米”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结合起来,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后,我们将让学习教育之花在解决民生实事的漫山遍野上尽情绽放,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罗勇
编辑:李凯欣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