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仁县湘众药业的炒制车间,滕加彬将手悬于锅上感知药料热浪——这双布满老茧的手,能在一度之差内判断火候,这是他24年与药材为伴练就的绝活。从中专生到省劳模,从销售员到“湖湘工匠”,他凭借20余项专利和数百吨优质饮片,为传统炮制技艺写下新时代注解。
湖南省劳动模范、湘众药业生产负责人 滕加彬:我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身处在中药材这个行业中。从最基层的一些业务员做起,然后慢慢地参与了我们的中药材的种植,中药材的质量控制,中药材的一些生产炮制工艺的创新等环节。
二十余年的坚守,滕加彬从业务员成长为贯通种植、加工、质控、研发的全产业链专家。他牵头组建“安仁道地药材研发中心”,推动品种选育与工艺创新,将深厚行业情感转化为对每一环节的精细追求。
湖南省劳动模范、湘众药业生产负责人 滕加彬:中医药行业,它是对我们来说充满着敬畏。因为它毕竟是治病救人的一个行业,同时它也是一个市场商品,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中药人,我们不光要看到一些市场价值,同时我们要保证这个老百姓的用药安全。
敬畏生命是他坚守的初心,保障用药安全始终高于市场价值,这一原则贯穿生产全程。他主导的20余项专利,正是这一理念的结晶,为精准质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湖南省劳动模范、湘众药业生产负责人 滕加彬:科技创新对我们中药材这个帮助是非常大的,比如以前我们老中医炮制中药的时候,没有一些理论的数字。我们现在通过一些大数据,通过我们化验师做的一些比对,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很详细的一些数据。
滕加彬积极推动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将依赖经验的炮制过程转为可量化、可追溯的精准控制。专利成果正是科技与传统融合的体现,为古老技艺注入科学新内涵。
湖南省劳动模范、湘众药业生产负责人 滕加彬:我们现在(的)目标,就是通过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给我们提供智力方面的支持。
面向未来,滕加彬致力于通过“产学研”平台和研发中心培养新人。他坚信,唯有将科技“精度”与匠人“温度”结合,中医药发展才能行稳致远——这是一位劳模的初心,更是当代中药人的使命。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罗勇 刘珍英
编辑:刘慧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