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推行市内公务“零接待”背后的故事
“嘀——”,伴随着扫码成功提示音,到苏仙区五盖山镇检查的郴州市委督查室工作人员,前后不到一分钟便在镇政府食堂用起了午餐。
“市内公务‘零接待’改革好啊,既减少了很多无效公务应酬,也给基层减轻了负担,能有更多时间开展工作……”市委督查室工作人员说。
从凭公函吃桌餐到自己扫码吃食堂,就餐方式的改变反映的是我市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的成效。
2024年6月中旬,我市实施市内公务“零接待”改革,明确除会议、培训用餐和市外来宾接待等外,全市上下级、同级之间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因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等公务活动,接待单位不再安排公务接待餐,全面实行本市范围内公务活动“零接待”。
改革以来,市级领导示范带头,公务活动主动进食堂刷卡就餐。如今,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已成为机关干部的普遍共识和自觉行为。根据各县市区上报2024年6月至10月公务接待数据统计,全年公务接待费用可节约1800万元,同比下降近70%。
先试先行“亮剑”沉疴积弊
做好公务人员在一般性公务活动中的就餐保障,是干部职工的热切期盼,也是公务保障的焦点难点。
从近年来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来看,违规吃喝问题占比位居前列,诸如事后补开接待公函、一函多餐、“吃虚假公函”、超标准接待等隐形变异现象时有发生。
防范廉政风险成为公务餐改革的关键驱动力,而来自基层的现实压力也让这项改革势在必行。
“之前我们食堂每月公务接待少的时候三四桌,多的时候会有十几桌。”嘉禾县袁家镇食堂管理员欧清华的困扰在全市基层乡镇普遍存在。
推行市内公务“零接待”改革,既是出于解决市内公务用餐保障的现实需要,更是从源头上破解违规吃喝监管难题,以制度刚性约束推动转作风树新风的有力抓手。很快,一次以问题为导向的探索实践就此展开。
早在2021年,我市就开始在全国首创推行机关食堂“一卡通”,目前已经实现全域全覆盖,打通了全市食堂纵向、横向联网通道,一卡通用、一卡支付,为全面实行本市范围内公务活动“零接待”提供了技术保障。
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2023年,我市就已经在安仁县全县范围内开始试点公务活动“零接待”。制度试点以来,安仁县13个乡镇工作用餐开支同比减少约26%。有基层干部表示:“少了应酬的负担,我们能更专注于工作,彼此间的交流也更加真诚了。”
从“一卡通”的推行到“零接待”政策的落地,每一步都经过周密部署,循序渐进。在安仁县进行试点,并进行充分讨论、修改后,改革开始在全市试行。
持续改革减负担转作风
我市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但改革从未停步。
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观察和基层的陆续反馈,目前的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认识有待提高,认为我市“零接待”改革太严。其他方面,相关配套政策有待完善,“零接待”需完善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办法、联动监督机制和问责通报制度等配套制度还没有出台,执行过程中变形走样隐患较大。
为确保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改革改得下、见实效、能坚持,在市纪委监委牵头领导下,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又起草了《关于深化提升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机制的实施方案》,内容全面紧扣市委六届九次全会第一批重点推进改革事项清单要求,从改革目标、重点任务、组织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要求。
持续的改革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仰天湖瑶族乡就收获了这样实实在在的“福利”。
仰天湖瑶族乡地处北湖区西南山区,距市中心车程约1小时30分,往返常常需要半天时间。在“零接待”制度实施之前,大部分下乡的市直、区直单位工作人员就餐主要通过携带接待函由乡政府安排就餐,或自行在乡政府周边饭店就餐。
2024年6月以来,仰天湖瑶族乡严格落实“零接待”,干部职工就餐按照“一卡通”模式刷卡就餐,外来游客可使用微信、支付宝以及现金等多种支付方式就餐。此举为仰天湖瑶族乡政府年均节省接待餐预算3万余元。
“餐桌边的负担”明显减轻,表面上是解决“吃”的小问题,实质上是事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干部作风建设的大文章。与此同时,郴州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严格执行文件要求。市委领导在赴基层指导、检查调研等公务活动中,自觉到相关食堂扫码用餐,引领全市转作风、树新风。
精准监督确保“零接待”常态长效
市内公务“零接待”改革解锁了公务用餐新方式,一股廉洁正气吹遍郴州大地。
违规吃喝从“易发多发”到“有力遏制”。推行公务活动“零接待”后,公务接待费用不再报销,彻底堵住了超标准超范围接待、“吃公函”、一函多餐、虚报套取公务接待费用等问题漏洞。
为确保改革常态长效,市纪委监委及时跟进监督,把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规定执行情况纳入市县巡察、重要节点纠“四风”监督检查重点。
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惯性思维和侥幸心理,市纪委监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不定期深入机关食堂、定点饭店开展明察暗访,实时核实程序应用情况,推动各类隐形问题浮出水面。
2024年初以来,郴州市纪委监委开展督导3次,对个别单位下乡人员未刷卡就餐等问题进行约谈提醒。针对基层反映的有关问题,郴州市纪委主要领导专题调度,督促相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执行市域内公务活动“零接待”的通知》。从严执纪问责,对制度执行不力、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违规公务接待问题,一律严肃处理、公开曝光。
2024年8月,郴州市纪委监委对3起违反市域内公务活动“零接待”规定典型案例予以通报,强化警示震慑。
干群关系从“分桌而食”到“打成一片”。推行改革后,郴州市领导干部、市直机关干部到基层,从原来的包厢围桌餐到现在的食堂自助餐,从“吃小灶”到“大锅饭”,与基层干部同吃一个标准、同坐一张桌子,既面对面交流了工作,又心贴心拉近了距离。
下一步,郴州市将进一步坚定推行市内公务活动“零接待”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着力在抓难点、堵漏洞、补短板、建机制上下功夫,确保改革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有力推动全市党风政风持续向上向好。
来源:郴州发布
编辑:陈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