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气是民生之本,一餐一饭、万家灯火皆系于民用“三表”的精准计量。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三表”计量准确性和收费透明度问题,安仁县市场监管局立足民生需求,以“三强化”举措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群众“表里”权益。
强化问题导向,精准破解民生痛点
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聚焦三大核心问题:一是重点查处未经检定安装使用、破坏计量准确度等违法行为;二是系统整治收费混乱、计量作弊等乱象;三是着力解决服务企业主体责任缺失问题。严厉打击民用“三表”未检定安装使用、破坏计量准确度、利用民用“三表”进行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通过“双随机、一公开”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建立全链条监管体系。
强化监管创新,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建立“线上+线下”立体化投诉网络,推行“一户一档”计量台账制度,实现数据动态管理;实施企业信用分级监管,对失信主体采取联合惩戒措施,倒逼服务企业提升服务质量。
强化民生保障,筑牢消费安全防线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倾听老百姓的呼声,主动回应社会关切,集中治理计量不准、收费混乱等问题,压实民用“三表”生产服务企业主体责任,持续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责、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共治格局,让民生计量“表里如一”,切实保障群众“每一度电、每一方水、每一立方气”的合法权益,营造诚信、守法、公正、和谐的消费环境。
遇到民用“三表”计量不准怎么办?
水电气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刚需,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一日三餐、万家灯火,都与民用“三表”息息相关。围绕水电气表的走字,不少群众心里有疑惑:计量是不是准确?是否存在乱收费的问题?
由于民用“三表”是精密测量设备,有着严密的技术要求和特定的计量检定条件,在实际生活中,居民对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自测或估算的结果,是不够科学和准确的。如对民用“三表”计量性能存疑,可以按以下步骤处理:
1.保存好近期的水、电、气账单,与当地供水、供电、供气公司取得联系,要求其上门做初步的检查和判断;
2.如果认为家中“三表”量值不准确,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
安仁县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民用“三表”管理工作,确保计量器具量值准确、性能可靠,水电气收费规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民用“三表”计量常识
一、什么是民用“三表”
民用“三表”是指日常生活中与百姓密切相关的三种计量器具:饮用冷水水表、电能表、燃气表。其中,直接与供水供电供气企业进行贸易结算的属于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水表
饮用冷水水表是一种以用途来命名的计量器具,用于计量流经封闭满管道中可饮用冷水的体积总量,广泛应用于自来水供应部门供给居民和工商业等用户自来水输送量的贸易结算计量。根据水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一般可分为机械式水表,带电子装置的机械式水表,电子式水表。
电能表
电表即电能表,它是用来测量电能的仪表,又称电度表。智能电能表是具有计算精度高、智能扣费、电量记忆、余额报警、信息远程传送等高科技化的功能特性的电能表。
燃气表
燃气表是用以累计流过管道内燃气体积总量的流量测量仪器。天然气表分为基表计量和预付费(液晶显示屏)管理两个部分。基表计量部分显示的数字为:家中共计使用的天然气气量;预付费管理部分属于天然气表的附加辅助装置。
二、民用“三表”使用期限
为了加强对民用“三表”的计量监督管理,确保民用“三表”量值准确可靠,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等有关规定,对民用“三表”实行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和到期轮换。
1、首次检定
供气、供水、供电企业在投入安装使用民用“三表”前,应向当地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强制检定备案,经同意后向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提交备案表。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民用“三表”应出具检定证书、加贴检定合格标识,注明使用期限。
2、到期轮换
水表:按照《饮用冷水水表》(JJG 162-2019)规定:
①对于公称通径为DN50及以下,且Q3不大于16m3/h的水表只作安装前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轮换,使用期限规定如下:
a.公称通径不超过DN25的水表使用期限不超过6年;
b.公称通径不超过DN25但不超过DN50的水表使用期限不超过4年。
②公称通径超过DN50或Q3不超过16m3/h的水表检定周期一般为2年。
电能表:按照《电子式交流电能表》(JJG 596-2012)规定,0.2S级、0.5S级有功电能表,其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6年;1级、2级有功电能表和2级、3级无功电能表,其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8年。
燃气表:按照《膜式燃气表》(JJG 577-2012)规定:
①对于最大流量qmax≤10m3/h且用于贸易结算的燃气表只作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更换。以天然气为介质的燃气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以人工燃气、液化石油气等为介质的燃气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6年。
②对于最大流量qmax≥16m3/h燃气表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来源:安仁县市场监管局
作者:安仁县市场监管局
编辑:李凯欣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