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时节,安仁县万亩油茶林硕果盈枝,迎来集中采收。精细管理与科技赋能,为油茶产业注入新动力,这颗“黄金果”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在平背乡朴塘村的油茶基地,工人们正熟练地采摘饱满红亮的油茶果。不一会儿,一袋袋装满果实的编织袋便整齐地码放在林间路旁。基地负责人谭晓红穿梭林间,时而俯身查看果实成色,时而信手采摘,眼中充满期待。

郴州鸿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负责人 谭晓红:我承包的这片油茶林,今年是第六年了,有百多亩,去年只收了3万多斤(油茶果),今年已经收了5万多斤,比去年增产了2万多斤,收入也增加了,预计有3万多元。

针对新造油茶林,精准的水肥调控成为提升品质、促进丰产的关键。在政策支持下,基地建成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按需精准灌溉施肥。同时,基地种植的寒露籽与霜降籽因成熟期不同,科学判断采摘时机直接影响出油率与茶油品质。

郴州鸿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兼技术员 谭霞:现在我们采摘的是霜降籽,我们怎么去判断这个果实的成熟度,能不能去采摘,就看它的一个成熟度。如果它表面还有绒毛的话,我们可能就是还要稍微再等一下。当它的表面光滑、红亮圆润的时候,或者是裂开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采摘了。

为突破老油茶林低产困境,安仁县今年首次引进推广“高接换冠”新技术。该技术通过为老树实施精准“手术”,实现品种更新换代,推动产量与品质实现跨越式提升。在永乐江镇安康村,山妹子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率先完成100余亩老茶林嫁接改造,为全县低产林改造树立示范样板。

安仁县山妹子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周静:我身后这片油茶林,以前每年挂果每亩只有三四百斤。今年通过高接换冠技术以后,预计四年后,亩产可以达到2000多斤,油茶果出油率也会提高20%。

山妹子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改造实践,是安仁县推动老油茶林提质增效的生动缩影。目前,全县油茶林总面积达29.62万亩,在稳步扩大新植规模的同时,系统推进原有18万余亩老油茶林的改造升级,为产业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县林业局造林绿化股负责人(工程师)谢安林: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扩面与提质并重,生产与加工齐抓。一方面,继续推进油茶新造和低产林改造,夯实产业基础;另一方面,着力补齐精深加工短板,打造我们安仁自己的茶油知名品牌,挖掘油茶资源和文化,推动油茶产业持续发展。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罗勇 陈俊宏
编辑:李凯欣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