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洼小巷变通途,家门口就业机会增多,邻里矛盾化为笑语——永乐江镇城东社区的新面貌,凝聚着“兵支书”杨柏平的心血。这位“郴州最美退役军人”将军营锻造的韧劲与干劲注入基层治理,以实际行动践行“退役不褪色”的忠诚与担当。
从1990年入伍锤炼出的钢铁意志,到退伍后历经风雨的坚实步履,杨柏平在城东社区发展亟需带头人之际挺身而出,将这片管理难度大、问题复杂的街区作为新“战场”。他将军人本色融入日常工作,直面老旧小区改造、矛盾纠纷调解和居民就业安置等一系列硬任务。在他的带领下,城东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为破解“农转非”居民的失业难题,杨柏平协同政府开展技能培训、拓展工业园区就业渠道、鼓励房屋出租及周边超市灵活就业等,多措并举保障居民生计。

安仁县皓浩电子加工厂负责人 陈新平:城东社区多次找到我们,我们一起来这里考察了几次,觉得这边人流量大,靠近几个学校方便我们招工,我们也觉得这边可以,社区也帮助我们找了车间,招了一些人。

如今的城东社区,制衣厂、电子厂等10余家微工厂错落分布,真正实现了居民“家门口就业”的愿望。居民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能增加收入,生活更有盼头。

永乐江镇城东社区居民 田平:我原来是在广东打工,现在社区门口开了工厂,我现在回来工作了。在家里可以带孩子,照顾老人,帮忙做下饭,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
在化解邻里矛盾时,杨柏平始终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而他的秘诀,在于能精准找到问题症结,有效消除居民心中的顾虑。

永乐江镇城东社区党总支书记 杨柏平:我们有一户人家,就是一个赡养问题。因为我们那条街所有的房子都拆了,其实他自己也想拆,但是拆下来之后他有两个顾虑,就是我拆了之后我又没有房子住,(首先)是父母这一块;第二个子女这一块,就是你拆下来之后,万一谈不成就搁置放在那里,所以说我们就是到他家里去(调解)。

经调解,姐弟俩从争执不休到携手合作,新建的楼房不仅改善了居住条件,更通过出租实现了每年20万元的稳定收入,昔日纠纷转化为家庭增收的喜事。

永乐江镇城东社区居民 吴五娇:杨书记在我们这个地方很尽心尽力,对百姓都很好,我们家有什么(问题)都是他帮我们处理。

面对部分路段长期积水、管线老化等民生痛点,杨柏平将道路改造作为头等大事,积极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经过多方协调与不懈努力,一项覆盖雨污分流、燃气供水等管网的综合性改造工程顺利落地。

永乐江镇城东社区党总支副书记 李宽云:一直以来,杨书记对社区的民生问题特别上心。无论是老旧小区改造、便民设施完善,还是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小事,他都能亲力亲为,随叫随到,真正让社区的居民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永乐江镇城东社区党总支书记 杨柏平:我的战友跟我去散步,我们早上去跑步,不管跑到哪里,都有人跟我打招呼,这就是最大的成就感。
年过五十的杨柏平,依然坚守在社区服务一线。从军营到社区,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脱下军装,依然是服务人民的先锋,冲锋的步伐从未停歇。
来源:安仁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俊宏 刘珍英 李何琛
编辑:刘慧月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